[365-159] 嚴肅話題




最近的兩則新聞讓我有感而發,

(1) Seth Rogan and James Franco 2014年的新片『Interview』拿北韓政府和領導Kim Jong-un 金正恩來大開玩笑,在2014年中第一波電影預告釋出後,就收到北韓的恐怖攻擊警告,希望能夠阻止電影上映。事隔數月,Interview 的發行片商 Sony Pictures被駭客攻擊,許多內部機密文件都被公開,在FBI調查之後,追查到這次Sony Email Hack的幕後支持者就是北韓。原本打算取消電影上映計畫的Sony,在美國政府(包括總統歐巴馬)『屈服於威脅,取消電影上映,等於是傷害了言論自由』的評論之後,在聖誕節當天於美國少數電影院公開上映,並且開放付費下載,三天之內Interview就成為Sony有史以來網路下載『票房』最高的電影。


(2) 法國的諷刺漫畫周刊Charlie Hebdo因為多次刊出嘲諷伊斯蘭宗教信仰的漫畫(其實不止伊斯蘭,他們也拿了天主教、猶太教來當作主題過),最近幾年持續受到伊斯蘭信仰團體的抗議甚至部分激進教派的威脅,2011年雜誌社就曾遭受過炸彈攻擊,此後該雜誌社以及主編(筆名Charb)開始接受警方保護。在2015年1月7日當天,三名持槍歹徒闖入Charlie Hebdo的辦公室,當時正在進行編輯的每週例會,除了Charb本人還有多位記者和漫畫家在場,在歹徒的槍火之下,包括駐守雜誌社的警員在內,一共有12人不幸喪生。
(Send my sincere condolences to the friends and families of all the victims of the Charlie Hebdo attack. ) (延伸閱讀:BBC網站上有這則新聞相關的報導整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一讀)


這兩則新聞讓我想到『言論自由』還有『對其他文化的包容與尊重』這兩件事。


先說『言論自由』。Wikipedia上的『言論自由』的定義,非常接近我在從小在教育體系中,所學習/理解到的『言論自由』的概念:在他人接受的條件下按照個人意願表達意見和想法的政治權利,有時也被稱為意涵更廣泛的表達自由。它通常被理解為充分表達意見的自由,當中包括以任何方式尋找、接收及發放傳遞資訊或者思想的行為。言論自由的權利在任何國家通常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例如發表誹謗中傷猥褻、威脅傷人、煽動仇恨或者侵犯版權等言論或者資訊的行為都被禁止,而表達意見時也需要注意時間、地點和禮儀


引述這段定義想表達的是,我同意言論自由/表達自由的權利,正如其他的『自由』,其實是受到有所程度的限制,我們可以表達我們的意見與看法,但不應該流於誹謗中傷,也不應該煽動仇恨。而我自己進一步的解讀是,言論自由是讓我們在看到不公不義的事件時,能夠勇於發聲的保障和權利,而不是在隨意出口傷人後用來撇清責任的藉口。我認為只有在人人遵守禮儀、尊重彼此的前提下,我們才能真正體會與感受自由的快樂。


再說到『對其他文化的包容與尊重』。過去生活在台灣的時候,除了一年一兩次到其他國家的短期旅行外,其實沒有什麼機會去體驗不同的文化; 也因為旅行的時間很短,即使對於不同的文化有了所謂的『瞭解』可能也是非常淺薄的。直到離開台灣,到美國/歐洲念MBA,與來自全世界不同國家的同學在課堂上、生活裡的交流,自己也生活在不同的國家,我才真正體會到『對其他文化的包容與尊重』是多麼重大深遠。


文化其實與人們的價值觀密不可分。當我們能夠不帶偏見地去認識瞭解一個文化與其歷史,我們會因為這份了解而產生『理解』,也進一步能夠在對方與自己的相異之處給予包容和尊重。在這個因為網路科技的發達,國界益發模糊,人人都是國際人的時代,我認為『對其他文化的包容與尊重』是每個人都應該學習或擁有的觀念。


說到這裡,就讓我想到我們的好朋友駱小姐。剛剛認識駱小姐的時候,其實我常常因為她那些『政治不正確』的玩笑話感到不自在。她很喜歡說一些聽起來很種族歧視,或是關於政治意識形態的笑話,雖然知道她是在開玩笑,但是每次聽到這些話還是讓我感覺非常、非常的不自在。一度覺得很難跟她做朋友,後來我放下這些不自在,試著去瞭解她,然後我才發現,正是因為她是最不種族歧視、思想最自由奔放的一個人,她才會這麼不在意地講這些笑話。而當她和我分享她喜歡的書和電影,我也才理解,也是因為她的成長環境、生活經驗,甚至是因為她認同我們跟她一樣有一顆『開放的心』,她才會這麼自在地跟我說這些曾經讓我很不自在的笑話。(我還是真心的希望為了生命安全她不要隨便跟人家講這些笑話啊啊啊)如果當時我被『美國人就是文化白痴』之類這種偏見給限制住的話,我大概就沒有機會跟這個可愛的人成為好朋友。


駱小姐的故事,只是在MBA的那兩年,還有這幾年在新加坡的生活中,無數類似的經驗其中之一。如果我們被『西班牙人就是如何如何』『印度人就是如何如何』『美國人就是如何如何』等等的stereotype 給影響的話,我們不知要錯失多少的友誼和寶貴的生活經驗。而這幾年來,作為一個在美國、西班牙還有新加坡生活的『外國人』,我對於身邊的許多同學、朋友、同事,願意試著去瞭解我來自的國家文化背景,給予我的種種包容,也有著深深感謝。大抵也只有在身為『外國人』的時候,才能夠感覺到有人願意試著瞭解你的國家與文化這件事,是多麼的溫暖。


我非常認同今天的The Guardians一篇新聞標題『We cannot let the Paris murders define Islam』。真誠地希望,我們都能夠去學習瞭解與尊重不同的文化,不要因為單一的事件就以偏概全地認定『伊斯蘭教=恐怖攻擊』或是對任何國家/文化抱持既定的偏見。也在此提醒自己,看到一個新聞或是一個事件,一定要能夠獨立思考,多方求證,還要抱持開放的心,去瞭解事件背後的歷史或是緣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365-69] 忍字頭上一把刀

[365-77] 新加坡人這樣說 Part 8

新加坡人這樣說 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