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126] 天涯晚笛- 聽張充和講故事


偶然買到了這本大陸出版的書,其實原本完全不認識張充和先生(讀完了書後忍不住要尊稱她為先生),但是讀著讀著,我就這麼成了她的粉絲。

對於一般人來說有些陌生的張充和,被稱作『民國時代最後一位才女』,她在書法、昆曲與詩詞都相當造詣非凡,早歲師從朱謨欽學古文及書法,十六歲從沈傳芷、張傳芳、李榮忻等學昆曲。1934年考入北大中文系,抗戰爆發後轉往重慶,研究古樂及昆曲譜,並師從沈尹默學書法。抗戰勝利後,在北大講授昆曲及書法。1948年與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斯結婚後,在1949年移居美國,於耶魯大學教授書法二十多載,並於家中傳薪崑曲。

這本書吸引我的地方有二,一個是張充和先生的書法寫得真的太好了!因為最近開始學書法,對於『字』寫的好不好看這件事,突然敏感起來,而這本書的封面上的『天涯晚笛』的字寫得這麼美,我怎麼會錯過這本書呢?第二個原因,是民初抗戰的那一段時期,因為大時代的動亂,把所有的『文青』們,都集中在一起,攪和在一起,那段日子裡的人與事,感覺格外豐富,即使是他們生活中的小事讀來也都格外有趣。(這讓我想起另一本我也好喜歡的楊絳「我們三(人三)」。)

讀這書的過程中,還有一部分的樂趣來自於驚歎。比方說,充和先生家的牆上掛著兩副畫,就是近代最有名的國畫家之一張大千看了她表演崑曲後,創作的作品。讀到這裡,我跟作者心裡想的一樣『什麼?張大千?是那個鼎鼎有名的大師張大千嗎?』然後充和先生又非常不經意地說,他最喜歡來我這兒寫字畫畫了,因為他知道我的筆墨紙全都是很講究的。你看看,這幅芍藥就是我家院子裡的芍藥開得漂亮他就順手畫了。

既然說到墨,就不能不提另外一個讓我驚嘆的事。充和先生八九歲剛剛開始學寫字,七姑奶奶看她寫字挺好很是認真,就賞了她幾塊老墨。結果回到家裡,老師看見她在磨墨,就把她罵了一頓,說她小孩子不懂得珍惜,這可是明朝方于魯制的墨啊!(我也不認識方于魯是誰,查了一下似乎是萬曆年間的制墨大師,以明萬曆是在1573-1620年間來算,1913年出生的張充和拿到這墨的時候,都已經至少400年的歷史了!)至今充和先生書房裡用的都是明清時制墨名家作的墨,隨便一個墨條,動輒光緒同治年間,拿起一個乾隆時的墨條,充和先生卻說『這還是比較近代的墨』!你說,她本身是不是就是一個活歷史呢?

如果小時候寫字寫得好,就拿到一塊400年歷史的老墨,還不夠讓人驚嘆; 結婚的時候,收到的禮物是當時古琴一代宗師查阜西送的宋朝古琴『寒泉』,是不是可以嚇得你張大嘴巴了呢?像這樣的故事,這本書裡幾乎篇篇都有,讀到最後,我真的是對於古代『書香門地』的『實力』深深地感到佩服啊!

最後和大家分享張充和先生做的小令和短句:


<鷓鴣天-車行>

合眼浮沈小夢庄,不尋常事已尋常。無邊風雪人來去,有限寒溫路短長。
村曖曖,野茫茫,雷奔輪轉若為忙。雲山倒退知何意,為惜流光挽夕陽。


還有我非常喜歡的對聯:

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365-69] 忍字頭上一把刀

[365-77] 新加坡人這樣說 Part 8

[365-39] 偷偷小旅行 @ Langkawi 蘭卡威